一、基本情况及荣誉成就
——基本情况。杜家石沟镇位于米脂县城西12.5公里处,是米脂县流域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示范镇,流域面积15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68万亩,林草地近3万亩,退耕还林3.7万亩,其中经济林2.6万亩。辖1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6433户17243人,24个党支部1109名党员。建成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标准化党组织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处,市级文明村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市级爱国教育基地1处。
——荣誉成就。镇党委、政府2016年被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评为“榆林市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先进乡镇”,2018年被县武装部评为“武装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被评为“米脂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1月被评为“米脂县扶贫系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树山村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柳家洼村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兴庄村被评为县级“基层党组织”。
二、“十三五”取得的成就
——经济发展稳增长。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10878元增长到2020年的13289元,年均增长6.7%。固定资产投入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2020年达到1.76亿元。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创建学习型机关。完善学习制度,年均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学习培训20余班次,专题研讨会18次,发放各类教育丛书12000余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年均40余课时。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整顿高家洼、善家沟等软弱涣散村5个,顺利完成了18个村“一肩挑”换届选举工作;夯实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加大办案查处力度,共计党纪政纪处分42人,其中党内警告32人,党内严重警告8人,留党察看2人。
——脱贫攻坚成绩斐然。任务完成情况。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8户2833人全部脱贫;建制立章方面。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稳定增收的带贫益贫机制等长效机制;档案整理工作。成立档案整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力量13名,整理户档案987户,各类村级档案3908件,并顺利通过验收。消费扶贫方面。助力销售农产品120余吨,销售金额达40余万元。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山地苹果。发展山地苹果累计达 1.8万亩,建成标准化果园9个,挂果面积达 8400亩,户均2.8亩,人均1亩,设立杜家石沟镇山地苹果展销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行农业产业区块化管理模式,全镇共规划七大产业区块。(建成杜家石沟村商贸物流区块,党坪、柳家洼田园综合体区块,黑彦青中草药区块,庙也、艾渠、等小杂粮、传统农业区块,杜家沟、常渠等畜牧区块,树山、艾好湾等果、畜配套,以果为主区块,黑山则、高兴庄等果畜配套,以畜为主区块)。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实施了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高渠村盐碱地治理、集镇和官道山“煤改气”、集镇区域河道治理应急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投资2.7亿元,实施了艾好湾、党坪等10个村果园配套及农田水利项目;投资2050万元,实施了杜家沟、高家洼等13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撬动社会资金达1.2亿元。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工作。持续优化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七长”责任制,入学率达到100%。扫黑除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多渠道宣传,上报线索8条。平安创建。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强化技防设施建设,实施“雪亮工程”。医疗卫生。全力推行“一站式”报销。民政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五保,建设“幸福院”17个。应急管理,落实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开展了各类应急演练。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疫苗接种率达62%,严格执行婚丧嫁娶报备制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一约四会”,开展评优树模、家风家训传承等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抗疫先锋”500多户300余人。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主办了三届榆林·树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承办米脂县第一届“丰收节”,协办全市精神文明现场会。
三、远景规划
“十四五”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突出资源优势、立足新发展理念,努力建成“山地苹果大镇、农旅休闲小镇、貂蝉文化名镇、生态宜居靓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新时代石沟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增长6%,达到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7%,达到1.8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7%,达到1.7万元。
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防返贫动态监测力度;严格落实光伏发电收益分配审计制度;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入开展“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一批示范样板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创建“山地苹果大镇”为目标,加快推进山地苹果“产供销”一体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小杂粮产业发展走精细化、精品化建设路子;狠抓特色养殖产业,大力推广湖羊养殖。
二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打造休闲小镇名片。挖掘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发貂蝉洞旅游景点,升级打造貂蝉山庄景区,以山地自行车挑战赛道为依托,串联我镇个旅游景点,盘活用好杜氏纪念馆、山地苹果园、传统村落等资源,形成休闲旅游环线,实现农、文、体旅三业融合。加快小镇建设。持续抓好镇容镇貌、交通秩序、建筑工地整顿和农贸市场监管,继续提升改善集镇公共基础设施。重拳整治“脏乱差”问题和各类交通乱象,营造整洁靓丽的集镇环境。
三是加强人居环境改善,建设生态宜居靓镇。整治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解决畜禽粪污直排和黑臭水体问题;对标巡察反馈问题,细化分解任务,落实整改责任,全力“销号”。提升生态质量。整建农村电力、电信改造升级,持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林石路—石沟河流域、柳家洼辐射党坪、官道山、黑彦青等村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田林路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朱兴庄等村生态环山路不断提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开展“十类十佳先进典型”“德孝模范”等评比活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化“一村一警”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广泛开展普法“五进”活动。严厉打击村痞路霸、宗族势力,实现“治理有效”目标。
五是强化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方式方法,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严格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领导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细则精神,健全完善《干部请销假制度》《干部管理制度》等,严格执行机关干部、村干部坐值班和干部考勤制度。奖优罚懒,增强广大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