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7MB2999858G/2019-00136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米脂县农业农村局 | [ 发文日期 ] | 2019-10-30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原米脂县农业局 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
原米脂县农业局 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引导农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2、研究制定全县农业发展思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组织实施对农业、果桑、农机、商品基地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立项,并负责向上申报和审批限额以内的项目。
3、指导全县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集体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定和宣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政策,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依法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指导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4、依法组织对农作物种子(苗)、农药、肥料、农机等农资产品的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核发常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规范市场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组织监督对县内植物的防疫和检查工作。
5、指导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规划,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组织协调“菜蓝子”工程建设;预测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为农民、农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6、制定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组织实施重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指导和组织全县农业教育和农业干部的培训工作。
7、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合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农村能源,保护基本农田和农业生态环境。
8、拟定农业相关产业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农业相关产业产品以及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监督,认证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
9、主管农业涉外有关业务,开展农业方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审查农业重大引进项目。
10、负责农机管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11、负责农机驾驶员的考核发证和年度审验以及农机安全宣传和路检路查工作。
12、争取外资、引进新品种,指导农民搞好果树管理。
13、完成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二、2017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总面积46.8万亩,其中小杂粮22万亩、马铃薯13.5万亩、玉米7万亩,蔬菜2.5万亩、油料1万亩、中药材0.8万亩;山地苹果面积已达到20万亩;全县“一业主导、多业并举”的农业生产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预计全县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1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0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7238万元(全年任务的104%)。
(二)以示范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基础产业发展
1、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完成优质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13.5万亩。在龙镇、石沟、沙店三个镇实施马铃薯“一亩田”工程,繁育脱毒马铃薯0.3万亩。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产业均衡增产。
2、玉米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完成优质玉米产业基地建设7万亩,在全县9个街镇23个村建立标准化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技术示范面积0.42万亩,其中核心示范0.12万亩,涉及8镇一办23个村,839户2160人,覆盖贫困户331户865人。辐射带动全县玉米产业均衡增产。
3、小杂粮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完成优质小杂粮产业基地建设22万亩,其中谷子种植10万亩。在全县9个街镇78个村建立以谷子为主的小杂粮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93万亩;在全县实施谷子良种推广6.9万亩;在郭兴庄镇、杨家沟镇等4个镇7个村建立谷子地膜覆盖技术示范面积0.15万亩;在全县9个街镇59个村建立绿豆示范基地面积0.8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小杂粮产业均衡增产。
4、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完成优质蔬菜基地建设2.5万亩。以银州街道办高渠为中心,辐射其他镇村,建立红葱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重点做好了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指导全县蔬菜产业均衡增产。
5、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全县完成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0.8万亩。以国家调减“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为契机,积极引导扩大中药材生产,着力引育示范新品种,集成创新生产技术,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采购黄芪种子11355公斤、黄芩种子116公斤、远志种子360公斤,全部发放到村到户,项目根据土壤墒情分期种植,并发放了栽培技术资料,建立基地面积0.8万亩,涉及8镇一办62个村,涉及1190户3215人,其中覆盖贫困户542户1448人。
6、旱作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在杨家沟镇马家小沟村建设集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农技、植保、土肥技术试验研究,高产攻关,标准化生产示范为一体的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100亩。示范点以旱作农业综合技术为主,以试验研究为重点,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示范为突破口,安排地膜高粱品种对比试验13个品种,地膜玉米品种试验17个品种,谷子品种试验40个品种,谷子多点试验一个,10个品种保水剂抗旱试验一个,地膜绿豆、红小豆品种试验6个品种,马铃薯品种试验11个品种,降减膜试验一个,渗水地膜谷子核心示范25亩。
7、粮食功能区划定工作:按照功能区划定实施方案要求,以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叠加相关规划成果数据,通过人工判读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粮食功能区片块和地块边界,并对片块和地块进行预编码,完成了粮食功能区划定工作底图,初步划定粮食(玉米)功能区4万亩,涉及8镇1办158个行政村,目前正在开展逐村逐块实地勘测核对,查清各地块属性等工作。
(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1、打造主导富民产业,推动果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万亩,总产达到8.5万吨,产值达到4.2亿元。
2018年累计完成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新栽面积2.4万亩,项目区涉及9个街镇66个行政村,其中整理土地栽植1.1万亩,重点实施了果园所需苗木、竹竿、地膜等农用物资的采购及发放。新认定县级山地苹果标准化示范园5611亩,涉及52个果园。为了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我们出台了《米脂县关于持续推进山地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办法(2018-2021)》。今年2月,我局制定了《米脂县山地苹果、小杂粮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了米脂山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认证,具体由陕西天润恒通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负责,目前档案资料已齐全,准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今年5月进行了米脂山地苹果商标标识初评工作。米脂山地苹果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已提交省市有关部门,等待批复。加快推进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建苹果园防雹网面积1700亩,涉及23个果园,新建冷库13座、果畜配套养殖场7个,解决了部分果园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广了果园绿色防控技术。为解决我县果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我局按照县政府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意见,招聘了47名公益类岗位大学生,目前已派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训1年。启动了由省农业厅、榆林市、米脂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米脂山地苹果研究院,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2、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组织开展农村沼气安全生产宣传月和大检查活动。
根据省农业厅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了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的宣传、检查指导和培训工作,累计制作沼气安全生产宣传横幅30条,散发沼气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沼气技术简介各15000份;完成全县所有在家居住的9786户承建户的安全使用检查指导,服务198户有使用意愿的农户正常启用。二是扎实进行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方案,通过培训考试,确定米脂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共26名、普查指导员4名。编印“农业污染源普查的概念、目的和意义”等宣传资料共计4万份,悬挂横幅32条;完成了《水果套袋、农药化肥包装物普查表》(N107表—1)、(N107表—2)等表格的普查填报和上报以及种植业抽样调查140个调查点任务,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3、依托产业提升项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全县共发展发展省级特色产业示范村46个;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省级3家、市级15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方式,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新认定家庭农场18个。引进了省级龙头企业1家(陕西果业集体米脂分公司),有力推动了我县山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延伸了产业链条,扩大了山地苹果销售市场。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陕西青创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米脂婆姨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运作规范,经济效益、带贫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具备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的资质。
4、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带动能力明显
今年扎实推进印斗、益农、益康、米脂婆姨、仁华现代农业园区的后续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新技术引进、产业提升、运营管理和后续服务等工作,提升农业园区产业发展水平,力争打造1个省级园区(益康)、3个市级农业园区(桂玲、志宏、榆江),目前正在组织申报中。
目前,全县已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园区2个(印斗园区、益农园区),市级园区5个(益康园区、米脂婆姨园区、仁华园区、荣泰园区、海坤园区),其中荣泰、海坤现代农业园区为今年新认定的市级园区;园区初具规模,效益初显。截至目前,园区引进新品种26个、新技术25项,建成“三新”展示基地5600亩,引入企业、合作社19个,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累计培训农民2万人次,带动农户1.4万户,园区占比2%。形成了“功能各异、优势互补”的良好发展格局。
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服务水平
(1)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工作。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农业局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并借鉴县委农工部的有益尝试和先进做法,出台了《米脂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米脂县开展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米脂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农业局责成县农经站和五个区域站负责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业务指导工作,各街镇具体负责实施。目前,101个行政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17个行政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并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土地流转工作。通过研究探索农村机动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新机制新办法,累计流转土地15万亩,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户7253户,为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村级财务审计工作。今年聘请榆林宏利财务公司承担我县396个村(合并前)2015年至2018年6月的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经审计,我县各村财务工作无重大纰漏,个别小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2)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业执法力度。各街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领导小组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检测室;新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基地3个。截至目前检测农产品样本2522个,合格率99.75%;新参加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4家;今年新认证有机食品1个(米脂县海坤种植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苹果产品,面积400亩);新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苹果产地4个、无公害农产品苹果4个(星飞合作社、长喜公司、榆江合作社、楚苑公司4家各1个产地、1个苹果产品);完成了1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31个无公害产品的复查换证认证工作;完成了2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产品的年检工作。新申报(GAP)良好农业认证企业19家(苹果13家、小米6家)。购买发放无公害农产品标志46万枚。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检查4次,米脂县小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销售超过农药质量保证期的农药案件,被上级部门评为优秀案卷。建成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案件听证室一处,案件办理设备若干;发布病虫情报12期、周报64期,上报省市网站各类病虫害材料120余份。举办农业普法宣传6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份;切实为农民撑起了增收的保护伞。
(3)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80场次12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2000余册,培训各类农机专业人员928人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25人;选拨农技骨干参加省农干校、市农干校业务技术培训40人次;培育职业农民200人。
6、推广新机具新技术,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全年推广各类农机具2600台,引进6台新型谷子种植收获机械,在对岔村和侯家沟村试验示范取得实效;农机总动力达到15.0498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4%;完成农机深松整地2.7万亩,保护性耕作1万亩;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率到达75%以上,210国道沿线及重点项目区禁烧达到96%以上。新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3个,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户”20户;免费检费审验拖拉机1520台,免费新登记拖拉机56台;免费新考核办理驾驶证44个;办理农机安全互助保险126份,参保率达100%;农机“三率”都达到了85%。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达100%;妥善处理一般农机事故11起,为农民朋友挽回经济损失6万元,全年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无死亡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7、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各项工作。
(四)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成为政府头号工程,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1、大力开展产业脱贫工作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产业脱贫会议精神,把产业脱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坚持“长短结合”原则,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推进全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全县产业贫困户中长期产业全覆盖,确保2020年后仍可持续发展。截止2018年7月底动态调整后,全县共有贫困村82个,共有建档立卡户12305户、33219人,其中发展产业贫困户7948户、24214人,2018年计划退出产业贫困户3521户。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
生产发展(生产奖补)项目。全县计划安排生产奖补资金3525.4383万元,贫困户7446户。目前,已报账3518.0327万元,报账比例99.79%。
产业化项目。项目涉及1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股贫困户513户。目前,共下达资金472万元,报账216万元,报账比例45.76%,预计年底全部完成。
项目库建设。为全面提高全县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标准,稳定发挥效益,确保产业扶贫定位精准、项目可行,产业脱贫办成员单位产业类项目通过部门专家评审组筛选和论证后入库。生产发展(生产奖补)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通过县、镇、村三级审核、公示后入库。
产业扶贫营销推广。去年11月24日,副市长、县委书记王国忠赴北京参加由央视网华人频道、百度百科等联合推出的《为家乡推介》节目录制,向全球华人推介米脂。今年4月,县长高寒在陕西苹果北京推介周活动中向全国推介米脂山地苹果,米脂山地苹果、米脂小米的品牌价值将全面得到释放,进而还将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山地苹果和小米产业升级发展。
集体经济建设覆盖情况及财务审计工作。目前,全县11个贫困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开设了集体经济组织账号,正在正常运行;206个行政村、393个自然村完成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召开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会7次,累计培训260人次。
科技帮扶。出台了《米脂县科技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并努力推进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有:一是从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共47名,组建专兼职科技指导人员队伍,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与82个贫困村定期联系,实现贫困村科技全覆盖;二是深入开展“扶智”与 “扶技”,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以技术帮扶为载体,设置部分产业布局、产业前景、关联产业相关情况以及市场营销、互联网+等课程,开拓学员视眼,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截止目前共举办培训班七期,培训学员400人次,认定初级职业农民89人,其中贫困户学员100人次,认定贫困户初级职业农民 10 人;三是产业脱贫技术服务。2018年我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以82个贫困村为重点,建立产业扶贫技术服务长效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技术包联干部,实现全县206个行政村全覆盖。对所有产业脱贫户,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的全方位技术服务,着力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累计培训7880人次。
中长期产业覆盖情况。根据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关于贫困户长线产业的界定意见》(陕产业脱贫办发〔2017〕44号)精神,结合我县产业发展特点,提出《米脂县贫困户长线产业界定意见》并报市产业脱贫办审核。目前长线产业中,有一定规模、市场相对稳定养殖户3795户;发展山地苹果、核桃、红枣、多年生中草药等544户;传统种植业与营销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订单农业”2808户;农产品加工13户;农家乐1户。
产业发展类项目。完成山地苹果产业建设任务1.2万亩,辐射带动1.2万亩;完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0.8万亩,11350公斤黄芪种子,116公斤黄芩,360公斤远志种子发放任务;完成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1.93万亩,1158吨肥料发放任务;完成谷子地膜覆盖技术示范0.15万亩,地膜7.5吨,肥料60吨发放任务;完成标准化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技术示范0.42万亩(核心示范0.12万亩),24吨肥料,7.2吨地膜,4200袋种子发放任务;完成绿豆种植示范基地0.85万亩,368吨肥料发放任务;完成0.3万亩马铃薯种子发放任务;完成300吨脱毒马铃薯种子发放任务;完成 “晋谷21”6.9万亩83367斤推广任务。
2、做好干部结对帮扶工作
今年以来,农业系统共有283名干部参与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涉及35个村,共结对帮扶贫困户849户。选派第一书记3名(高治保,印斗陈岔第一书记;罗凯,印斗柳坡第一书记;辛海鸿,龙镇鲍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4名(李明明,印斗陈岔驻村工作队员;孟士海,印斗柳坡驻村工作队员;高亮,银州街道办马蹄洼村驻村工作队员;马旺,沙店镇善家沟村驻村工作队员)。全局系统干部均能服从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结对帮扶工作为第一任务,及时填报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材料、相关记录,做好了贫困户的走访慰问、政策宣传等工作,圆满完成了结对帮扶任务。同时成立了米脂县农业局精准扶贫专项工作督查组,负责农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专项督查,确保农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做好做实。
(五)单位自身建设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扎实推行“一把手”四不分管的规定。我局在完成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扎实推进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制建设。年初进行分工,扎实推行“一把手”四不分管制度。并根据县委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了米脂县农业局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清单,明确了局机关党组、党组成员责任。“一把手”做到“六个亲自”:即亲自部署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主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专题汇报;亲自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亲自阅批群众举报的重要信件,对案件的查处加强领导和支持;亲自主持班子民主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做到管好自己、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管好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机关党建工作。根据县委、政府“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我局创建了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二固话为党员活动日,并进行收缴党费;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累计学习达二十余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制度。开展了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治活动,出台了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剖析会,建立了整改台账。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并将长期坚持。
三是巡察整改工作。今年3月28日止6月3日,县委第五巡察组对我局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巡察,期间我局进行了两次立行立改。巡察结束后,县委第五巡察组向我局反馈问题28项,截止目前,已整改25项,3项正在整改进行中并需长期坚持进一步深化落实到位。以整改工作实效推动农业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是意识形态工作。根据县委安排,我局出台了意识形态建设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围绕意识形态内容共组织学习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6次,专题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2次。我局意识形态工作进展良好。
五是落实“三项机制”制度。今年,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和安排部署三项机制工作,制定下发了《米脂县农业局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的通知》,并针对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修改完善了《米脂县农业局“三项机制”实施办法》、《米脂县农业局“三项机制”细化配套措施》,用制度管人,用实绩说话,为干事者提供上的平台,让被调整的干部有下的依据,让其他干部受教育。累计运用鼓励激励7人次(任树岗、冯光厚、李生光、巩玉峰4人推荐为米脂县科技工作者;高治保、刘栋、郭鹏飞3人提拔重用)。
六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解决“四风”的突出问题。一是深入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要求全局干部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设身处地、对照逐条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增强学习的实际体会和效果,并在学习后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建章立制,注重长效。我局主要从控制一般性费用支出、公务接待、公车管理、机关效能管理等方面,重新完善制定了一套制度和办法;三是强化监督,转变作风。严肃查处上班迟到、早退现象,干部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监督。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任务分工,排出任务完成时限表;建立了定期工作检查制度、通报制度、回访制度、同负责人谈话制度等,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保障。依托农技部门技术优势,通过召开各种现场会、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示例: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本部门的部门决算包括部门本级(机关)决算和所属事业单位决算。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决算单位共有12个,包括: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米脂县农业局(本级) |
2 |
米脂县农技中心 |
3 |
米脂县植保站 |
4 |
米脂县园艺站 |
5 |
米脂县果业中心 |
6 |
米脂县种子管理站 |
7 |
米脂县农广校 |
8 |
米脂县农检中心 |
9 |
米脂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
10 |
米脂县能源管理站 |
11 |
米脂县农机管理站 |
12 |
米脂县农机监理站 |
13 |
米脂县农机校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276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事业编制265人;实有人员324人,其中行政14人、事业310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163人,其中局机关24人,局属单位139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休情况及比上年增长(减少)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8年总收入13485.2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6222.81万元,增长116.71%。主要原因是纳入部门核算的项目资金较2017年增加,尤其是整合资金中的产业到户项目由我局负责实施。
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2018年本年收入合计13485.29万元,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本年支出构成情况。
本年度支出13474.10万元。教育支出735.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3.5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7万元,农林水支出11778.7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2.7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减情况,分析增减变化的原因。
2018年财政拨款总收入13485.2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6222.81万元,增长116.71%。主要原因是纳入部门核算的项目资金较2017年增加,尤其是整合资金中的产业到户项目由我局负责实施。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按政府功能分类科目说明支出具体内容)
2018年度支出13474.10万元。教育支出735.1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3.55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7万元,农林水支出11778.7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2.7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按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别进行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数为4158.6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3978.1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80.50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单位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本单位2018年决算“三公”经费共计13.49万元,较2017年8.13万元,增加5.36万元,增加65.93%。具体如下: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32万元,农业系统共有车辆八辆(主要用于日常工作的燃料、维修、过路过桥、保险等),较2017年1.99万元增加6.33万元,增加318.09%,主要原因是单位业务量增加,公车出行次数较多,有部分公车发生了较大数额的维修费。
因公出国(镜)费,2018年度为0万元;
公务接待费5.17万元,【接待批次132次,1564人次】较2017年公务接待费6.14万元,减少0.97万元,下降15.8%,减少的原因是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控公务接待费用。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培训费支出1.54万元,较2017年培训费5.24万元,减少3.7万元,下降70.61%。主要原因是培训任务、项目、内容以及培训次数、人数、天数较往年都有所减少。
3、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会议费支出14.47万元,较2017年会议费1.8万元,增加12.67万元,增加703.89%;增加主要原因是我局承办了全县果业现场会,导致会议费增加。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对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9315.44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80.5万元,用于维持机关日常运转所必需的公用支出。较去年149.35万元,增加31.15万元,增加的原因主要为所属事业单位的增加和人员等费用的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18年无政府采购支出41.19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41.19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8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2018年当年购置车辆0辆;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