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70160906458/2019-00071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米脂县印斗镇人民政府 | [ 发文日期 ] | 2019-11-07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米脂县印斗镇人民政府 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
米脂县印斗镇人民政府
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
1、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2、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3、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决算单位共有4个,包括: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印斗镇人民政府部门本级(机关) |
2 |
印斗镇人民政府公用服务中心 |
3 |
印斗镇人民政府社会保障事务站 |
4 |
印斗镇人民政府经济服务站 |
三、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超额完成情况
2018年,全镇非公有制增加值实现263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指标0.4%,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977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指标2.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1600元,超额完成任务指标1.2%。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完成水果监测样本30个,蔬菜(食用菌)监测样本140个,全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4平方公里,造林9850亩,种草4800亩,封禁治理4000亩,节水灌溉400亩,水产品生产超过6吨,解决了2400人安全饮水。
(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饮水工程:投资796万元实施高家洼、惠家沟等23个村的饮水工程项目;村级道路:投资648万元硬化了印斗、吴家峁、吕家硷、陈岔村生产道路42.8公里;投资140万元实施了刘石畔、寨则沟村生活便民桥工程;投资59万元实施了供销社硷畔、刘家峁村帮畔工程。人居环境:投资2664.5万元实施了高家洼、李家坪、张岔、刘石畔四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投资210万元实施了印斗、张岔、刘家峁村电网改造工程;投资36.5万元实施了常坪、沙坪、狮子塄村卫生室新建工程;投资51万实施了红崖洼、流崛峪等9个村的村级阵地维修工程;投资46万元实施了陈岔村社区建设工程;投资9万元新建了高园则幸福院;投资86万新建了吕家硷文化服务中心,投资188万元新修了张岔、刘石畔村谷坊工程。土地利用:投资60万元实施了对岔村淤地坝工程;投资153万平整了刘家峁、圪宗则沟700亩土地。投资1600万元建成惠家沟养牛场。
(三)、山地苹果不断壮大
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鼓励引导农民、种植大户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形成了“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型”和“整村建设分户管理型”两大发展模式。2018年,我镇圪宗则沟、峁圪塔、刘石畔等12个村通过大户承建的方式集中连片平整土地1900亩用于标准化山地苹果园建设,同时辐射带动全镇其他农户新栽山地苹果面积超过1900亩,为我镇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贫困户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畜牧工作扎实有效
全镇羊子存栏36000只,生猪存栏13000头;畜牧业产值超过6000万元。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进一步优化了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
2018年3月24日、9月15日,镇上召开两次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由镇政府牵头,镇畜牧站具体负责安排,各村设专职防疫员,严格落实包片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防疫员、养殖户五级防疫责任,真正做到了“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镇政府、村委会、专职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动物防疫率、挂标率均达100%,同时完善了免疫登记档案,圆满完成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针对非洲猪瘟防治,我镇坚持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控制方针,建立紧急排查日报告制度,落实“三要四不要”工作法:即一要减少场外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二要对人员和车辆入场前彻底消毒;三要对猪群实施全进全出饲养管理。不要使用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喂猪;不要散放饲养,避免与外界接触;不要从疫区调运生猪;不要对出现的可疑病例隐瞒不报。力保辖区无疫情发生。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家乐业的家园的奋斗目标,率先完成陈岔村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建设工作。打造七里庙、惠家沟两个“三变”改革示范村,规范建立股份合作、利益分配长效机制,多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村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核查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并将其充分利用起来,积极引导土地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等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规范提升鑫黄小米种植、常盛苹果种植、雄佳种植等5个专业合作社;培育鸿星养殖专业合作社、来峰养殖专业合作社、永泰专业合作社等9个新型经营主体;新认定海坤种养殖、东林种植、闫乐乐果园、申喜喜养殖等4个家庭农场;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全面完成29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工作和通沥青(水泥)路,村庄亮化率超过40%,80%的行政村绿化覆盖率超过25%。为加大农村垃圾、污水专项治理,建立完善常态化保洁机制,我们在每个行政村中聘用2-3名贫困户专门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专门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全镇29个行政村全部可进行生活垃圾处理、5个行政村可进行生活污水处理,为群众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建设
我镇至今保留着相对原始的黄土高原景观风貌和浓厚
的黄土高原文化旅游资源,我们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绿色引擎,借助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以红色旅游专线为基础,强化姜氏庄园古窑洞民宅旅游品牌建设,精心打造马家铺村桃花节、艾家峁垂钓园等一系列新型文化旅游示范点,规划新建旅游厕所4座,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我镇还举办唢呐艺人培训班1期,培训唢呐艺人27人、文化下乡3次,引导群众自主开展文化活动23场,不断完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目前,村级综合性服务中心达标率超过70%。
(七)、持续强化生态保护
为持续强化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我们续聘69名环卫员并为他们发放了工作服、扫帚、垃圾拾取器等必要的工作工具。按照绿色、生态、人文、宜居的理念,在2017年完成4个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2018年又对高家洼、张岔、李家坪、刘石畔等4个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全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我镇积极推广果畜配套项目建设,实现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坚决防范农业面源污染。我镇制定《封山禁牧管理办法》,加强封山禁牧管理,坚决打击放牧行为。我们在原有的13名天保护林员和29名生态护林员基础上增聘3名生态护林员,同时,我镇明确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本村封山禁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护林员负责宣传省、市、县封山禁牧相关法规,督促村民严格遵守封山禁牧政策规定,协助镇政府做好辖区内林草管护工作。我镇还设立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开展了河道清理和水源地保护工作,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强化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物资、设备、资金的储备,组建了应急救灾抢险工作队。2018年,我镇遭遇7.19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我镇上下一心,组织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灾害地域的桥梁、路段、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进行安全排查,对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加强与防汛办、气象局沟通联系,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控制、早排除,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
(八)、扶贫工作踏实认真
2018年,我镇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充分发挥村龙头企业“扶贫生态链”,孵化村优势产业,创办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工厂+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坚持短期增收产业与长效增收产业发展相结合,共兑付产业到户项目资金426.93万元,专门针对贫困户缺技术的现状开展实用技术人才培训7次,累计培训1424人次,提高了农民产业发展能力。同时,我通过发展光伏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受益贫困人口919户2481人。我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鼓励本镇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引导其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今年我镇累计为859名就业创业贫困人口兑现补贴资金161万元。2018年,全镇实施危房改造114户,其中新建79户、维修35户,兑现补助资金269.6万元,现已全部完工入住。实施移民搬迁39户,其中集中安置16户、分散安置23户,兑现补助资金276.6万元,现已全部入住。兜底扶持方面,全镇核定兜底对象95户109人。信贷扶贫方面,2018年上半年共放贷款131户。就业创业方面,贫困户转移就业1112人。教育扶贫方面,我镇为了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在入户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档案,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我镇目前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我镇共有17个互助资金协会,实现了13个贫困村全部覆盖。根据贫困户发展生产需求,共有231户贫困户享受了小额贴息贷款。我镇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893户2154人实现脱贫。目前,全镇贫困发生率为0.89%。
(九)、致力保障、改善民生
2018年,我镇为困难群众共兑现优抚资金144.5万元,发放低保金231万元、五保金76.6万元、临时救助款127万元,联合爱德基金会、壹基金向受灾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灾物资价值超过37万元。发放市补尿素200吨,磷肥95吨,碳铵345吨,二铵23吨。全镇农村合疗参合率超过95%,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达到100%,农村小额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583人。城镇新增就业615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12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892人。2018年4月28日至5月27日,我镇集中开展了一次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奠定了基础。
(十)、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2018年,我镇党委紧紧围绕“抓党建、夯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有力的推动了全镇党建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发挥党委中心学习组的火车头作用,为支部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出表率;二是组织召开了村干部述职述廉评议会,极大的改进了村干部工作作风;三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活动,党员干部凝聚力明显增强。四是每个村设立由驻村干部或第一书记担任的党务专管员,使党支部更加紧密的团结在镇党委的周围,与镇党委形成合力,更好的完成了与党建相关的各项任务。五是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新培养积极分子50名,发展预备党员11名,壮大了党员干部队伍。六是圆满完成村级党组织和第十次村民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增强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建设。
我们还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委全程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101份。运用互联网+三务公开新举措,公开各类事项67个,群众浏览达8200人次。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约谈,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2018年,镇纪委结案10件,党纪处分14人。集中对各村进行了任期审计工作,审计资金达405.133万元,纠正违规金额4.5445万元,立案查处3人。加大对村霸、宗族势力的打击力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在全镇起到了强烈地警示作用。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176人,其中行政编制45人、事业编制131人;实有人员182人,其中行政47人、事业135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35人。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长2555.61万元,主要原因是乡镇合并机构改革和扶贫资金及项目资金增加等所致。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5222.0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46.20万元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99.41万元
(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3.68万元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96.70万元
(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37.55万元
(5)城乡社区支出229.38万元
(6)农林水支出831.02万元
(7)交通运输支出14.60万元
(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48万元
(9)其他支出46.20万元
(10)节能环保支出650万元
(11)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0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及比上年增长2555.61万元,主要原因是乡镇合并机构改革和扶贫资金及项目资金增加等所致。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70.25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8.68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4.15万元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5.57万元
农林水支出269.92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
人员经费:1732.82万元
公用经费:115.75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入46.20万元,支出46.20万元。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公务接待较上年减少1.8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增加了3.2万元,主要原因为乡镇合并机构改革,公务接待减少,公务用车增加所致。无因公出国(境)费用 ,无公务车购置费,公务车保有量3量较上年无变化,公务接待490次,较上年减少710次,主要原因为公务接待减少。
2、培训费支出4万元,较上年减少2万元。
3、会议费支出4万元,较上年增加0.5万元。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对专项业务经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89.89万元。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机关运行经费115.75万元,较上年增加65.75万元,因撤乡并镇所致。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部门2018年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门所属预算单位共有车辆3辆。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人员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工资福利支出:指在职职工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费等。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用于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主要包括:单位发放的离退休经费、生活补助、住房公积金等。
商品和服务支出:指在日常工作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主要包括:办公费、水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不包括项目支出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2.项目支出:指根据职能职责为完成行政工作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3.机关运行经费:指本单位对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取暖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三公经费:指本单位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